尋蹤遊學之源 提升新質學習
新學年開始了,學校和教育局也開始了海量般的遊學查詢和標書,教育界越來越重視遊學,筆者亦認為遊學是現代教育的新質學習重要一環,負責遊學的教界同工應該對遊學的發展有所認識,對提升新質學習有很大幫助。
筆者每年都在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為中小學校教師上一課「學與遊」,專講遊學的主題和設計。這堂課最重要的關鍵是講如何把遊學納入現代教育的正規課程,形成實境教學,提升學生的新質學習力。近年,教育局大力推動香港學生內地遊學,公民與社會發展科課程建議中小學生每3年最少有1次內地考察經驗,使得遊學正式進入了學校的課程。隨著遊學的重視,學術界也開始研究遊學的源起和發展。
有些研究遊學的學者認為遊學源頭追溯到歐洲文藝復興時代的壯遊(Grand Tour),貴族子弟一邊旅行一邊學習各地的新知識。也有學者認為中國先秦時代已有遊學,《論語.里仁》:子曰:「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這裡的「遊」便是指遊學求藝。至唐宋的書院興起,書院之間的訪談論學已有現代學校的姊妹學校學術交流的意思,認為中國傳統教育才是遊學的源頭。
筆者認為遊學在中西方的教育歷史上都有傳承,現代教育模式的遊學源頭,以亞洲而言發展學校旅行最早是日本,1882年櫪木縣立宇都宮高等學校的學生由教師帶領走出校園參觀博覽會,成為日本修學旅行的開端。
日本修學旅行類似畢業旅行,在小學、初中、高中畢業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參觀社會企業、博覽會和職業工作坊等,主要讓學生們開闊眼界,了解社會和職業,進而啟發對未來職業取向有所認識,日本的學校旅行統稱修學旅行。
香港的學校旅行最早可以追溯至1914年聖若瑟書院成立香港首個童軍旅,以遠足健行,培養學生堅毅和團體精神為活動學習目的。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初隨著麥理浩徑的建設和麥理浩夫人度假村成立,學校旅行已經較有規模,至1984年香港課外活動主任協會的建立,標誌著中、小學的課外活動趨向多元化發展,由國際學校領頭,學校旅行的距離和範圍也越來越遠。
2009年,筆者在創辦遊學機構時,翻查先秦古籍選出「遊學」作為公司名,當時正值香港高中改制,可以接軌兩岸升學,筆者承辦了各大中學校長會的升學考察團,推動青少年境外交流活動,尤其是赴台灣的遊學,吸引了台灣的旅遊同業參與,遊學一詞霎時間風行了香港和台灣教育界,「遊學」成為了港台兩地的學校旅行的特有名詞。
遊學除了古藉原義的遊歷求學之意,筆者認為需要給予遊學有新的定義,因此賦於「遊學」三個層次的新意思,一是以旅行世界為平台,建立移動的課堂;二是打破校園的圍籬,讓學生接觸和體驗不同地區的教育制度和學習內容,提升學生的生涯規劃;三是配合課本進行𣎴同層次的實境教學,把遊學提升到新質學習力。
中國內地幅員遼闊,學校舉辦校外學習活動因為各省巿的教育政策也有一些差異,起步不一。在九十年代已有中小學舉辦勞動體驗,學生下田幫助農民收割農作物,植樹節時上山植樹等校外活動。近年比較著名有山東樂昌二中的65公里遠足拉練,北京的社會實踐大學堂,各地的中小學軍訓體驗營等等。至2016年,教育部和國家旅遊局等11部门聯合出台「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真正為內地學校打開學校旅行的綠燈,同時也為學校旅行正名——研學旅行。
由研學旅行名稱可見,內地學校比較注重旅行中的研習課程,因而推進了研學基地的蓬勃興起,全國各地建立了各種不同類型、主題的研學基地,有些依附文化景區,有些依附歷史古蹟,有些依附學校、博物館、社會營地和企業,令到內地研學產業上看千億巿場。
現在,香港遊學研究可以看到修學、遊學、研學等三種名稱,表面看來似乎沒有太大分別,實際對參與者的學習是有差別的,其中,修學是日式名稱,學生多觀察社會,為升學或出社會而早做準備。遊學是香港首創,港台名稱,學生邊遊歷邊學習,有配合課程的實景教學和工作坊,體驗範圍廣泛。研學是內地名稱,偏重學習,往往研學基地內進行研習活動,多工作坊或課堂學習。
筆者建議學校在規劃學校旅行時,可以按修學、遊學或研學三種不同層次的性質來定位,與專業承辦機構在授教、體驗和參觀等方面進行協商交流,尤其為實境教學提供更多資源,讓學生在遊學過程中獲得最佳學習的效果。
*照片由供稿者提供。